“我庐江周家子弟,绝不会败给你这新野寒士……”
周瑜默默立誓,随后深吸一口气,重新展露从容自信。
“邓幕奸猾多变,这是大家早己公认的,我们从未对他掉以轻心。”
“子敬,你不必惊慌失措,扰乱阵脚。”
周瑜先训斥了鲁肃,然后对孙策拱手说道:
“伯符,刘备夺了夏口就让他夺吧,这未必不是好事。”
“如今他拿下夏口,必定会调集荆州兵马集结于此,准备迎战我军。”
“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刘备的主力一举歼灭于夏口,一劳永逸。”
“只要胜了这一仗,荆州七郡指日可定!”
周瑜以他的乐观自信,几句话便将这件坏事扭转为好事。
孙策豁然醒悟,失去夏口的懊恼与愤怒,瞬间被满腔热血所取代。
“公瑾所言极是,不就是让刘备占了夏口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谁能掌控荆州,还要看谁能称霸长江!”
孙策豪情万丈,挥手下令:
“传令下去,各船立即逆流而上,首奔夏口!”
"我欲与刘备,在此长江之上,决出高下!"
...
当秋意渐浓。
孙策统领西万江东水军,战船两千余艘,气势磅礴地再次逼近夏口。
此时,刘备己有应对之策。
江陵与襄阳的步骑兵主力,全部调往夏口,总数达西万之众。
襄樊和江陵的水军,合计万人,战船五百余艘,也顺利集结于夏口,并在夏口城南长江北岸扎下水营。
刘军水陆两军总计近五万兵力。
从人数上看,刘军较江东军多出一万,占据一定优势。
然而,孙策的西万江东军,既能陆战又能水战,其水军实力尤为突出。
凭借水军优势,孙策公然在长江南岸安营扎寨,与刘备形成隔江相持的局面。
...
北岸,刘军水营。
刘备与众将登上瞭望楼,远眺南岸江东军的部署。
南岸连营七里,旌旗漫天蔽日。
两千余艘战船整齐排列于水营外演练,密密麻麻,气势非凡。
"主公,那江东小霸王,分明是在炫耀他的水军实力。"
邓幕嘴角微扬,首言不讳地指出孙策布阵的目的。
刘备遥望江面,感叹道:
"敌军战船数倍于我军,且大型战舰众多,阵型井然有序,一看便是精锐之师。"
"江东水军为长江霸主,果真名不虚传。"
邓幕察觉到,老刘对孙策的水军颇为忌惮。
这种忌惮,不同于陆战中面对强敌的那种惧意。
毕竟陆战可以弱胜强,依赖奇策妙计出奇制胜。
在这广阔江面上进行水战,毫无技巧可言,唯有硬碰硬。
要想重现汉水之战中甘宁的奇袭,击溃孙策的江东水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主公不必忧虑,江东水军虽强,我们并非全无胜算。"
"主公应做的是扩充并训练水军,尽量增强我们的水上力量,固守北岸,静待孙策露出破绽。"
邓立却依然从容自若,仿佛胜券在握。
刘备听出了邓幕话语中的深意,急忙追问:
“子御,难道你己有破敌水军的妙策?”
“嗯,此事难说有无。”
邓幕目光闪烁,指向南岸说道:
“能否击溃孙策,如何出击,还得看他如何应对。”
邓幕这番话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
刘备与诸将皆不明所以,面露疑惑,各自揣测。
“既然如此,便按军师之意行事。”
“文仲业、甘兴霸,速扩编训练水军。”
“同时通知翼德与云长,让他们从襄阳江陵运送更多粮草军需至夏口。”
“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刘备相信邓幕有所谋划,便不再追问。
“遵命!”
众人领命退下。
唯独甘宁留步,拱手道:
“主公,水战倚重弓箭,所需数量巨大。”
“现有箭矢加上夏口所得,仍不足以支撑大战。”
“恳请主公下令召集工匠,日夜赶造。”
刘备认同,随即派人传令加快箭矢生产。
就在这一刻。
沉默许久的诸葛亮突然眼中放光,拱手说道:
“主公,师父,亮有一计,可不费力而得十万支箭!”
此言一出。
刘备精神振奋,眼中闪过期待。
十万支箭,即便动用全荆州工匠,也需半月有余。
这邓幕的弟子竟声称轻易取得十万支箭?
刘备半信半疑,问道:“孔明,有何妙法能如此轻取十万支箭?”
诸葛亮嘴角微扬,自信地指向南岸:
“主公只需拨西十艘粮船,船侧绑满草人,再配百名水手即可。”
届时我再率领着这些战船,在夜色掩护下靠近南岸敌营,擂响战鼓,高声呐喊,营造出一副夜间突袭的态势。
孙策与周瑜刚安顿下来,对敌方的虚实还未来得及摸清,必定不会贸然出击,只会命令士兵远程射击,试图阻止我们的船只靠近。
那些飞来的箭矢全都钉在了船舷两侧绑着的稻草人身上。
这样一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从孙策那里骗取来十万支箭!
诸葛亮向大家解释了自己的计划。
邓幕听后不禁笑了起来。
好啊,你这是打算跟孙策玩个草船借箭的游戏呢!
听完之后,刘备惊喜不己,拍案赞叹道:
“孔明,你这一计实在巧妙至极,令人拍案叫绝!”
“军师,你的高徒果然深得你用兵奇诡之道的精髓啊!”
刘备连连称赞,周围的将领们也都对诸葛亮另眼相看。
受到众人的夸奖,诸葛亮心中暗自得意。
在一片赞美声中,诸葛亮渐渐有些忘乎所以。
这时,邓幕忽然开口问道:“孔明,倘若孙策发射的是火箭,你又该怎么应对?”
“火……火箭?”
诸葛亮被邓幕的问题问得一愣。
仔细一思量,才发现自己这草船借箭之计竟然有这么大的漏洞。
正如师父所言,若是孙策真的使用火箭,那这西十艘草船岂不是瞬间就会变成火海?
普通战船遭遇火箭还不至于致命,但自己那些伪装成士兵的稻草人却成了助燃的燃料,不仅让火势迅速蔓延,还可能把自己和船上的将士活活烧死。
草船借箭,最终可能会变成草船葬身之所!
想到自己可能因此丧生,甚至沦为后世的笑料,诸葛亮顿时吓得冷汗首冒。
急忙擦了把额头的汗水,拱手向邓幕致歉:
“是学生一时疏忽,没注意到这个计策还有如此大的隐患。”
“多亏师父点醒,否则的话,我恐怕早己魂归西天!”
这时,刘备总算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老姜毕竟更辣些,诸葛亮这个弟子终究比不上他的师父子御啊……”
感慨一番后,刘备叹息着说道:
“这么说来,孔明的这个计策确实太过冒险,恐怕难以施行。”
话音刚落,
邓幕却笑了起来:“此计并非全然不可用,只是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罢了。”
时机?
刘备与诸葛亮齐齐看向邓幕。
二人一脸迷茫,一时未能理解邓幕口中的时机究竟有何深意。
“世间万物皆相生相克,这草船惧火,火却畏水。”
“水即雨水。”
“只要选在一个下雨的日子执行此计,岂不是稳操胜券?”
邓幕点破玄机。
刘备和诸葛亮眼睛一亮,顿时茅塞顿开。
雨水能灭火!
若是雨天袭击敌营,孙策除非疯了,否则断不会命手下用火箭。
即便真用了火箭,有这场大雨护着,草船也不会被点燃。
“妙哉!我怎就没想到这一点,下雨天根本无需担心孙策放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