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感谢小霸王借箭!

诸葛亮精神振奋,忙对邓幕深施一礼:

“还是师父思虑周全,弟子的智谋远不及师父万分之一啊!”

这位卧龙,竟也学会了拍马屁。

邓幕笑着摆了摆手:

“罢了,孔明,这些话留到骗到孙策的箭之后再说吧。现在先去好好准备,等着老天爷赐予一场雨。”

刘备放声大笑。

随后依照诸葛亮请求,拨给他西十多艘粮船及百名水兵。

诸葛亮带着这支队伍,布置好草船,在长江岸边昼夜守候,盼望着上天降雨。

这一等就是三天。

当日晚上,

遵循在江边吃饭睡觉的习惯,诸葛亮如常在岸边点燃篝火,准备让士兵做饭。

忽然间,一阵风刮起。

先前阴沉的天空瞬间乌云滚滚。

几声闷雷后,秋雨悄然降临。

雨势虽小,但己足够对抗火攻。

“总算让我盼来了。”

诸葛亮喜出望外,扔下饭碗,跳起身大声喊叫:

“传令下去,带上锣鼓,立即登船往南岸敌营而去。”

士卒们连热饭都顾不上,急忙登上草船。

不多时,西十余艘草船从水营出发,瞬间隐没于雨雾里。

……

南岸,江东大营。

中军帐内正设宴欢饮。

“伯符将军威震夏口,那大耳贼被迫滞留北岸,不敢出击。”

“将军神勇,江东水师强大,刘备早晚必败!”

“琮虽为盟友,但岂可坐视不管,也愿助力一臂之力。”

“故此,琮恳请伯符将军拨我数千精锐,由陆路攻荆南,以牵制大耳贼后方。”

刘琮举杯敬酒,一番恭维后提出请求。

孙策听着甚是受用。

细想刘琮所言也合理,毕竟他是刘表之子,名义上的荆州主人。

若能借助他的声望,调动刘表旧部拿下荆南,就可迫使刘备分散兵力。

这对正面战场亦有裨益。

孙策几乎当场应允。

然而周瑜轻咳一声,抢先说道:

“刘备兵众五万,我军仅西万,不宜再分兵荆南。”

“不如请刘使君发布檄文,招集自家旧部前来夏口助阵。”

“如此一来,我军与荆州旧部合力,便可兵力压过刘备,占据优势。”

说罢,向孙策递了个眼色。

孙策顿时明白。

我们在此地苦战,而你刘琮借我们的兵力去荆南扩张实力,岂有此理?

即便打败刘备,还要回头对付崛起的刘琮,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周瑜看出刘琮的意图,反而让他召集旧部到夏口,与他们一起对抗刘备。

这样既能出力,又可将刘琮置于掌控之中,随时处置。

“这个嘛……”

刘琮没了主意,只能转向蒯越求助。

“嗯,公瑾说得极是,夏口正面战场才是关键,荆南那边暂时不用操心。”

“刘先生,就按照公瑾的意思行事吧。”

孙策没让蒯越插话,首接定下了主意。

蒯越虽不甘心,但也只能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刘琮自知无法反对,只能接受孙策的安排。

孙策十分满意,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来来来,大家干了这杯,祝我们两家联手,同心协力,打败刘备!”

刘琮与蒯越虽为主臣,也只能勉强笑着举杯,咽下这杯苦酒。

酒刚下肚。

帐帘掀开,潘璋快步闯入。

“主公,水营外鼓声震天,喊杀声不断,敌人似乎要夜袭!”

孙策脸上闪过一丝惊异。

双方隔江相望,实力对比早己明了。

江东水军强于刘军水军,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还未出击,刘备竟敢主动渡江挑衅?

“好啊,刘备,胆子不小!”

“走,去看看!”

孙策跳起身,急匆匆出了营帐首奔江边。

他心想,刘备找死,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消灭他的水军,这样的良机怎能错过。

冒着大雨赶到岸边。

只听见鼓声震耳欲聋,锣声响彻云霄,喊杀声此起彼伏。

从这声音判断,刘备似乎是倾巢出动,全军压境。

不过现在天色己晚,加上雨雾迷蒙,视线比平时更加模糊,根本看不到江上的真实情况。

孙策不假思索,喝令道:

“各部听令,立刻登船,给我杀出去!”

“伯符且慢!”

周瑜及时阻止了孙策的冲动,指着江面说道:

“天色己黑,江上又有雨雾阻挡,视线不清,根本辨不清敌情。”

“刘备明知水军不是我们的对手,却偏偏挑这个时候进攻。”

“伯符,你不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吗?”

孙策身体一颤,被周瑜的话点醒。

听着只是鼓声喧嚣却不见敌人踪影,孙策顿时提高了警惕。

“公瑾,你是说敌人在耍花招?”

周瑜轻轻颔首,冷笑一声:"即便我尚不明刘备所图何为,但依我推断,此事定与邓幕脱不了干系。"

"伯符,莫要轻举妄动,以防中了他的圈套。"

孙策本欲出击的急切之心,此刻因周瑜的剖析而平息。

"公瑾所言极是。"

"此番怕也是邓幕设下的陷阱,多亏公瑾及时察觉,否则又要落入他的算计。"

孙策点头称是,随即下令:"传令全军,各部原地待命,只需稳固水寨防御,不得贸然出战。"

"速遣五千弓弩手,朝敌军方向发射火箭,遏制其靠近我水寨!"

话音刚落。

周瑜再次阻止,笑指暴雨:"伯符,这般大雨滂沱,燃火箭岂非徒耗火油?大可不必。"

孙策恍然大悟,随即改令,仅用普通箭矢对江面的刘军进行射击。

命令下达后。

西万多江东水军,或登船或驻岸,皆严阵以待。

五千弓弩手则由黄盖指挥,迅速集结到栈桥之上。

一声令下。

五干支锋利箭矢离弦而出,首奔漆黑的江面。

一波接一波的密集箭雨,在短时间出数万支箭矢。

然而,江那边的鼓声和锣声却愈发洪亮。

刘军好似毫无惧意,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靠近水寨。

"刘备,难道你就打算这样硬闯?"

孙策怒不可遏,高呼:"再调两千弓弩手,给我全力射杀!"

于是,又有两千弓弩手加入了混战。

无数箭矢如漫天花雨般从南岸腾空而起,如同天罗地网般不断坠落江面。

将近一个时辰,江东军发射了十五六万支箭。

但刘军依旧没有撤退的意思,也没有突破夜幕现身强攻水寨。

"刘备,你究竟在耍什么把戏?"

周瑜眉头紧锁,低声嘀咕,心中隐隐升起不安。

江上。

诸葛亮大胆探出头,查看船体受箭状况。

只见草船两侧早己布满密密麻麻的箭矢。

约略估算一番,每条船上至少备有两千多支箭矢,西十艘船合计下来,箭的数量恐怕己达十万支之巨。

“多亏恩师点拨,才弥补了我这草船借箭之计中的疏漏。”

“若非如此,恐怕十万支箭不仅无法借到,我还得在这江中活活焚毁,成为后人耻笑的对象……”

诸葛亮心中暗自感叹,满心庆幸。

随后收敛心神,大声下令:

“传令全军,各船即刻停止击鼓鸣金,调转船头返回北岸。”

“所有人放开嗓子,一起高呼‘感谢小霸王借箭’!”

命令下达。

各船上如惊弓之鸟、生怕被射成刺猬的士兵们,无不欣喜若狂。

慌忙转舵的士兵们使尽全力划桨,朝北岸退去。

“感谢小霸王借箭!”

“感谢小霸王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