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荣耀后的波澜

全国赛的金牌在镁光灯下熠熠生辉,沈星河站在领奖台上,听着耳畔如潮的掌声,却感觉这一切像一场不真实的梦。颁奖结束后,无数话筒和镜头立刻将他团团围住,记者们的提问声此起彼伏:“请问夺冠后有什么打算?”“是否考虑进入专业队?”“接下来的目标是亚运会甚至奥运会吗?”

面对这些问题,沈星河只能露出公式化的微笑,机械地回答着早己准备好的答案。首到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听说你训练时经常过度透支身体,这种不健康的训练方式真的值得提倡吗?” 这个问题让他笑容一僵,握着话筒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夺冠的喜悦很快被接踵而至的事务淹没。学校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功会,电视台邀请他参加访谈节目,就连一些商业品牌也纷纷抛来代言橄榄枝。沈星河每天奔波于各种活动之间,曾经熟悉的游泳馆反而成了最陌生的地方。

“你己经一周没来训练了。” 教练的电话打来时,沈星河正在赶往广告拍摄现场的路上。老人的声音透着疲惫与失望,“再这样下去,你会毁了自己的。” 沈星河望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街道,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映出他憔悴的脸,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天晚上,沈星河推掉了所有应酬,独自来到游泳馆。空荡荡的场馆里,只有零星几盏灯亮着,池水泛着冷光。他缓缓走入水中,熟悉的氯水味道扑面而来,却再也找不回曾经那种让他心潮澎湃的感觉。划了几下后,他停了下来,靠在池边,望着天花板发呆。

“在想什么?” 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穿着便装,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我妈炖了鸡汤,说给你补补。” 她在池边坐下,将保温桶放在地上,“最近看你很累,其实没必要勉强自己参加那么多活动。”

沈星河苦笑一声:“我也不想,可我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大家对我期望那么高,我怕让他们失望。” 他低头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而且,我好像遇到了瓶颈,不管怎么训练,成绩都无法再提高。”

苏瑶沉默片刻,从包里拿出一本相册,里面贴满了沈星河训练和比赛的照片。“你看,” 她指着一张沈星河初学游泳时呛水的照片,“那时候的你,虽然狼狈,却充满了对游泳的热爱和冲劲。” 她又翻到全国赛夺冠的照片,“现在的你,得到了荣耀,却失去了那份纯粹。”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沈星河。他想起夺冠后,自己确实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眼光,越来越害怕失败。这种心态不仅影响了训练,也让他逐渐迷失了方向。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林深发来的消息:“看新闻了吗?李昊在采访中说你夺冠只是运气好,下次一定会打败你。” 沈星河点开新闻链接,李昊的话刺痛了他的眼睛:“沈星河的训练方式太冒险,他的成绩根本不稳定。”

这条新闻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各种评论铺天盖地而来。有人支持李昊,认为沈星河的成功不可复制;也有人为沈星河辩护,说他是靠努力和天赋赢得的冠军。沈星河看着这些评论,心里五味杂陈。

“别被这些言论影响。” 苏瑶握住他的手,“真正的强者,不会在意别人的质疑,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 她的手很温暖,让沈星河原本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天,沈星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推掉了所有商业活动和媒体邀约,重新回到了规律的训练生活。游泳馆里,他又开始了每天清晨五点的训练,和陈峰互相切磋,向教练请教技术问题。虽然训练依然艰苦,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在一次训练中,沈星河尝试了一种全新的呼吸方式,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他的速度不仅有了明显提升,而且在长距离游泳时也不再那么容易疲劳。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全国赛结束一个月后,省队教练找到了沈星河。“我们观察你很久了,” 对方开门见山地说,“你的天赋和潜力都很出色,有没有兴趣加入省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这个邀请让沈星河陷入了沉思。加入省队,意味着更大的机会和挑战,但也意味着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朋友。

回家后,沈星河和父母商量了这件事。爸爸沉默良久,说:“这是你的梦想,我们支持你。但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记住,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妈妈则红着眼圈,一边为他收拾行李,一边叮嘱:“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常给家里打电话。”

最终,沈星河决定接受省队的邀请。离开学校那天,苏瑶、陈峰和林深都来送他。陈峰依然嘴硬:“别以为进了省队就能超过我,下次见面,我可不会手下留情。” 苏瑶则默默地递给他一个笔记本,里面写满了训练心得和鼓励的话语。林深带着那群孩子,为他唱了一首自创的加油歌。

站在省队训练基地的门口,沈星河回头望去,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暖暖的。他知道,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广阔的舞台,也会有更多的挑战。但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勇气和信心,因为他己经找回了对游泳最纯粹的热爱,也明白了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