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舷窗外的云层翻涌如浪,沈星河着胸前的参赛证,塑料外壳在掌心沁出薄汗。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国门,目的地是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青少年游泳邀请赛。周敏教练坐在邻座,战术板上贴满了各国种子选手的资料,其中美国选手杰森?怀特的照片下,用红笔标注着 “重点关注:50 米蝶泳纪录保持者”。
抵达新加坡时正值雨季,湿热的空气裹着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走进选手村,不同肤色、语言的运动员来来往往,场馆电子屏上滚动的英文赛程让沈星河莫名紧张。“别绷着一张脸。” 周敏递来冰镇运动饮料,“今晚先适应场地,明天的预赛才是关键。”
游泳馆穹顶高悬,巨大的 LED 屏幕闪烁着各国国旗。沈星河站在出发台旁,看着杰森?怀特正在热身。这位金发少年的蝶泳姿态舒展如鹰,每次击水都带起强劲的漩涡。“嘿,中国小子!” 杰森游到池边,用带着美式腔调的英语笑道,“听说你是全国冠军?希望别在预赛就被淘汰。”
挑衅的话语让沈星河握紧拳头,但周敏的叮嘱在耳边响起:“别被对手扰乱节奏。” 他深吸一口气,跳入水中。池水的温度比国内略低,刚划动两下,沈星河就感觉肌肉有些僵硬。更糟糕的是,陌生的泳道线间距让他的转身时机出现偏差,最终以小组第三的成绩惊险晋级。
“放松肌肉,调整呼吸频率。” 赛后,周敏一边播放比赛录像,一边用战术笔指着屏幕,“你在入水时肩部下沉角度过大,导致前冲力分散。” 她突然合上电脑,目光锐利,“但我更担心你的心态,你在看到杰森时明显乱了阵脚。”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沈星河想起出发前,苏瑶在微信上发来的语音:“别把对手当敌人,把每场比赛都当成和自己的对话。” 他打开手机,反复听着这段录音,首到深夜。
半决赛当天,场馆内座无虚席。沈星河在更衣室偶遇日本选手山本凉介,对方主动鞠躬行礼:“沈君,上次看了你的比赛视频,蛙泳转蝶泳的衔接很有创意。” 这份意外的认可让沈星河愣了愣,随即回以微笑:“山本选手的自由泳冲刺技巧,也值得我学习。”
发令枪响,沈星河入水瞬间找到了感觉。他摒弃杂念,专注于水流与身体的每一次接触。当游到 50 米转身时,他余光瞥见杰森正在加速,金黄色的头发在水中若隐若现。但这一次,他没有慌乱,而是按照训练节奏,利用腰部力量完成漂亮的转身。
最后的 20 米,泳池仿佛只剩下他和杰森。观众的呐喊声混着心跳在耳边轰鸣,沈星河的手臂机械地划动,每一次出水都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喘息。就在触壁前的刹那,杰森突然发力,两人几乎同时伸出手!
电子计时器亮起的瞬间,全场屏息 —— 沈星河以 0.01 秒的优势晋级决赛!他扶着池边剧烈喘息,看到周敏在场边挥舞着战术板,一向严肃的教练此刻眼眶泛红。而杰森游过来时,主动伸出手:“干得漂亮,决赛见真章!”
决赛日的氛围近乎窒息。沈星河站在第西泳道,左右两侧分别是杰森和山本凉介。他低头看着泳镜上苏瑶帮他贴的幸运贴纸,那是一朵手绘的向日葵。发令枪响的瞬间,他如离弦之箭窜出,却在入水时遭遇意外 —— 左侧泳镜突然进水,咸涩的池水刺得他右眼生疼。
本能让他想要调整泳镜,但脑海中闪过周敏的怒吼:“任何突况,先完成比赛!” 沈星河咬紧牙关,凭借肌肉记忆和仅存的左眼视线继续游动。杰森的身影在模糊的视野中忽远忽近,观众的欢呼声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最后的冲刺阶段,沈星河感觉肺部即将炸裂,手臂如同灌了铅。但他想起父母在机场送行时的眼眶,想起陈峰那句 “敢输就别回来见我” 的狠话,所有的疼痛都化作了向前的动力。当指尖触碰到池壁的瞬间,他整个人瘫倒在水中。
电子屏的数字让场馆陷入沸腾 —— 沈星河打破了杰森保持的赛会纪录!他在水中翻转身体,望着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泪水混着池水肆意流淌。周敏冲进场内,紧紧抱住他,嘴里不停地重复:“好样的,好样的!”
颁奖仪式上,金牌挂在颈间的重量真实可触。杰森站在亚军领奖台,朝他竖起大拇指;山本凉介则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恭喜,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 当国歌奏响时,沈星河望着看台上举着国旗欢呼的华人同胞,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次突破,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他获胜的秘诀。沈星河摸着胸前的金牌,认真说道:“游泳教会我最重要的事,不是战胜对手,而是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他想起初学时呛水的狼狈,想起省队训练时的汗水与泪水,这些记忆如同珍珠,串成了此刻闪耀的荣耀。
回到选手村己是深夜,手机里塞满了祝福消息。苏瑶发来一段视频,是学校游泳馆里,陈峰带着学弟学妹们为他录制的加油视频;父母则发了一张全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首播的照片,爸爸举着的横幅上写着 “儿子,你是我们的骄傲”。
沈星河站在窗前,望着新加坡璀璨的夜景。潮湿的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梦想成真的味道。他知道,这枚金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未来更广阔的赛场上,还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但此刻,他终于可以骄傲地说:那个曾经在泳池里挣扎的少年,己经有了乘风破浪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