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初次收获

油灯的火苗在穿堂风里摇曳不定,将张明远等人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在石壁上投下张牙舞爪的轮廓。我攥着洛阳铲的手心全是冷汗,余光瞥见石棺旁有个半人高的陶瓮,表面布满绿锈,纹路间卡着几缕风干的布条。

"跑啊!接着跑!"张明远的声音混着粗喘从通道传来,皮鞋踏在碎石上的声响越来越近。周小棠突然抓住我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那边!"她用下巴示意陶瓮后的石壁,几块青砖颜色明显比周围深,接缝处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我顾不上多想,抡起洛阳铲砸向青砖。墙体发出闷响,几块砖应声而落,露出后面的狭小暗格。暗格里整齐码着五个漆盒,漆面剥落处露出鎏金云纹,最上面的盒子还插着支断成两截的青铜簪子,簪头雕着栩栩如生的朱雀。

"找到你们了!"张明远举着手电冲进来,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他身后的打手们举着铁棍散开,其中一个染黄头发的家伙突然指着暗格怪叫:"张总!有好东西!"

我迅速将漆盒塞进帆布包,洛阳铲横在胸前:"张明远,这些文物属于国家,你敢动就是犯罪!"对方却哈哈大笑,雪茄烟灰落在石棺盖上:"国家?这地儿明天就被推土机铲平了!识相的,把东西交出来,我留你们全尸。"

话音未落,染黄毛的打手突然扑过来。我侧身躲开,洛阳铲狠狠砸在他肩膀上,传来骨头碎裂的声响。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其他人见状一拥而上。周小棠抄起墙角的烛台,砸向离我最近的男人后脑勺。混乱中,我感觉后背被铁棍击中,火辣辣的疼痛几乎让我跪倒。

千钧一发之际,墓室顶部突然传来石块松动的声音。抬头望去,壁画上方的穹顶出现蛛网般的裂痕。张明远脸色骤变:"不好!机关要塌了!"他转身就跑,手下们也作鸟兽散。我拉着周小棠冲向通道,帆布包里的漆盒撞得叮当响。

刚跑出墓室,身后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崩塌声。碎石如雨点般落下,我用身体护住周小棠,手臂被飞溅的石块划出几道血痕。等烟尘散尽,来时的通道己被彻底堵死,只剩下另一条狭窄的岔路延伸向黑暗深处。

"现在怎么办?"周小棠的声音还在发抖,手电筒光束扫过潮湿的石壁。我打开帆布包查看,五个漆盒中有三个完好无损,另两个的盖子在刚才的打斗中脱落,露出里面的玉器——一对羊脂玉耳坠和半块刻着铭文的玉璧。

铭文是小篆,虽然有些模糊,但"琅琊"二字清晰可辨。我突然想起村口老人们的话,还有周小棠爷爷提到的抗日地道,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古墓的秘密,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岔路尽头是扇青铜门,门上布满锈迹,却依然能看出精美的纹饰。门两侧刻着对联:"生人莫入黄泉路,逝者长眠碧海间"。周小棠用手电筒照向门缝,突然倒吸一口冷气:"你看!"

门缝里渗出暗红的液体,在地上汇成细小的溪流,散发着刺鼻的腥臭味。我蹲下身子,发现液体里还漂浮着细小的鳞片,像是某种鱼类的残骸。联想到刚才壁画上王者脚下的巨蟒,后背顿时泛起一层寒意。

"这门不能硬开。"我掏出从暗格里拿到的青铜簪子,试图寻找机关。簪子的朱雀眼睛处有个小孔,与门上凸起的圆点完美契合。当簪子插入的瞬间,青铜门发出沉重的轰鸣,缓缓向两侧滑开。

门后是个长方形的耳室,中央摆放着石案,上面整齐码着十几卷竹简。竹简旁放着个青铜灯台,造型是展翅的凤凰,嘴里衔着灯芯。周小棠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卷竹简,刚展开几寸,突然脸色大变:"这...这上面记载的是汉代琅琊郡的人口和赋税,但最后几行..."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竹简上的字迹明显不同,像是匆忙刻上去的:"海寇来袭,郡守携印东逃,葬于..."文字到此戛然而止,竹简边缘还有烧焦的痕迹。我正想细看,远处突然传来铁链拖拽的声响,混着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有东西过来了!"周小棠抓住我的胳膊。我迅速收起竹简,将灯台也塞进帆布包。耳室角落有个通风口,刚好能容一人通过。我们刚爬进去,就听见身后传来重物倒地的巨响。回头望去,一只巨大的青铜机关兽撞开了耳室的门,眼中镶嵌的红宝石在黑暗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通风管道狭窄闷热,我们只能手脚并用地爬行。身后的机关兽紧追不舍,利爪刮擦管道的声音震得人耳膜生疼。也不知道爬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一丝光亮。当我们从管道口跌落在地时,发现自己竟回到了义庄的后院。

月光下,拆迁队的机械己经停止作业,工地上一片寂静。但我知道,这场关于古墓的争斗远未结束。帆布包里的文物还带着地下的寒气,而竹简上未写完的秘密,像根刺扎在心头。周小棠望着远处张明远亮着灯的办公室,握紧了拳头:"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得把这些东西交给能保护它们的人。"

夜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远处传来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