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文渊秘阁

棠砚探案集 忻橦 2892 字 2025-07-09 16:58

北京的文渊阁,紫藤花爬满了雕花窗棂。苏小棠站在“经史子集”的牌匾下,指尖沾着的墨粉突然变黑——这墨粉里掺着朱砂,与绍兴书楼的“七苦墨”气味相同。

“上个月有七个翰林在阁内失踪。”萧砚展开阁内舆图,失踪者最后出现的位置都标着红点,连成个“册”字,“最后一个失踪的是修撰王敬之,他的案头留着张字条:‘页廿三,字七’。”他话音未落,编修们突然集体尖叫,案上的《西库全书》手稿自动翻开,第廿三页的空白处,渗出七个血字:“以文殉道,以字饲魂”。

掌阁学士是个独眼的老翰林,他的案头摆着七块砚台,每块都刻着不同的书体。“这些娃娃急着出风头。”老学士用仅剩的左眼盯着苏小棠,“非要查‘焚书案’的真相,那案子的卷宗藏在‘字冢’,要过七道墨关,关关都是催命符。”他的砚台突然裂开,里面滚出颗眼珠,瞳孔里映着阁外的“焚字炉”——炉口堆着未烧尽的书页,露出“兰亭”二字。

字冢在阁后的地窖,入口是块刻着“仓颉造字”的石碑。苏小棠按动碑上的“之”字,石碑移开露出通道,两侧的石壁嵌着无数书简,简上的文字正在蠕动,像无数小蛇——是用活人皮肤做的“人皮纸”,上面记录着历代被禁的书籍名录。

地窖深处的石架上,摆着七只青铜匣,匣身刻着“诗、书、礼、易、乐、春秋、史”。打开“史”字匣,里面没有卷宗,只有半张人皮地图,上面的“绍兴”二字被墨汁涂掉,改写成“北京”,旁边画着个蛇形标记,与巨蛇鳞片上的纹路完全相同。

“想知道王敬之在哪?”通道尽头传来毛笔写字的声音,个穿红袍的虚影正在抄书,笔尖的血滴在纸上,化作“廿三”二字,“他成了‘镇纸魂’,要压着被禁的书,首到字迹烂在纸上。”虚影突然转身,胸口插着支金笔,笔杆刻着“乾隆御赐”——正是十年前失踪的那位状元。

墨关突然发动,第一关“点”字关的地面冒出无数墨钉,钉尖的墨汁在空中连成个“火”字。苏小棠认出其中根墨钉的木纹,与绍兴书楼的梁木相同——这些墨关,根本是同一个人布置的。混乱中,萧砚劈开迎面而来的“横”字关,门板后露出七具被钉在墙上的尸体,正是失踪的翰林,他们的肚皮被剖开,里面塞满了书页,每一页都写着“焚书”二字。

第二关“撇”字关的书架突然合拢,露出里面的密室,密室的墙上挂着幅《焚书图》,画中七个书生被绑在火刑柱上,监刑官的脸被墨涂掉,只露出腰间的蛇形玉佩——与巨蛇七寸处的墨锭纹路完全相同。图下的供桌上,摆着个锦盒,里面装着半块龙纹玉印,与苏小棠在绍兴找到的能拼合,印底刻着“军机处”三字。

“原来状元没死。”苏小棠看着玉印上的齿痕,“他成了帮凶。”话音未落,第三关“捺”字关的地面裂开,涌出黑色的墨汁,墨汁里浮着无数书简,上面的文字化作小蛇,咬向脚踝——蛇眼竟是用活字印刷的铅字做的,刻着“禁书”二字。

老学士突然堵住密室门,他的独眼掉在地上,露出个蛇形的窟窿:“你们坏了军机大事!”他甩出卷《西库全书》,书页展开化作巨蛇,蛇腹下的鳞片是用禁书的书页做的,上面还能看见被撕毁的“永乐大典”字样,“这些书里藏着反清的密信,不烧了怎么行!”

萧砚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却被苏小棠拦住。她将辟蛊珏按在巨蛇的七寸,珏光中墨汁剧烈沸腾,浮出无数书生的虚影,他们合力推着巨蛇撞向石壁——那里竟藏着个暗库,堆满了未被焚毁的禁书,最上面的《兰亭集序》真迹上,盖着“文渊阁藏”的印鉴,角落有个小小的“廿三”。

墨汁在地上汇成“军”字,指向紫禁城的方向。苏小棠捡起片被烧毁的书页,上面的火漆印与军机处的公文相同——看来这书楼诡事,背后藏着更大的朝堂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