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纸尽墨干

棠砚探案集 忻橦 4038 字 2025-07-09 16:58

圆明园的“汇芳书院”,荷风带着墨臭。苏小棠站在“兰亭八柱”前,指尖抚过柱上的刻字——第七根柱子的“之”字被凿掉,凿痕里嵌着墨锭,与绍兴书楼的“七苦墨”成分相同。

“今日是廿三,按规矩要献祭第七人。”萧砚展开从紫禁城带的密诏,背面的地图标注着书院的“墨魂坛”,“王敬之就在坛里,他要用水浒一百单八将的人皮做纸,抄《兰亭真迹》,唤醒前明的鬼魂。”他话音未落,水面突然浮起七盏莲灯,灯芯是用书生的头发做的,照亮了坛中央的高台——上面绑着个穿青衫的书生,正是第七个祭品,江南才子袁枚。

王敬之穿着状元红袍,手里举着支金笔,笔尖的血正往袁枚的胸口滴:“就差最后笔了。”他的脸一半是人皮,一半是蛇鳞,“这《兰亭真迹》里藏着前明的兵符,只要用血抄完,百万鬼魂就能复生!”他脚下的祭坛是用禁书堆的,最底层露出半张《水浒传》的书页,上面的“替天行道”被血涂掉,改成“反清复明”。

苏小棠突然冲向祭坛,软剑挑向金笔:“你被骗了!”她甩出从绍兴找到的人皮地图,“这龙脉图根本是假的,是军机处借刀杀人的计!”地图上的蛇形标记与总管太监的鳞片完全吻合,“他们用文字狱铲除异己,你不过是帮凶!”

王敬之的金笔停在半空,血滴在袁枚胸口,显出个“悔”字。他突然看向祭坛下的七个青铜匣,里面装着的书生骸骨突然坐起,手里的毛笔指向他——是那七个被他害死的翰林。

总管太监带着禁军赶到,他的身体化作条巨蛇,蛇腹下的鳞片是用奏折做的,上面还能看见“请诛文人”的字样:“别听她的!杀了袁枚,你就是新的书圣!”巨蛇喷出墨汁,墨汁在空中化作无数小蛇,咬向苏小棠——蛇嘴里的獠牙是用毛笔的笔尖做的,沾着“七苦墨”。

萧砚点燃祭坛下的禁书,火焰中浮现出无数书生的虚影,他们合力推着巨蛇撞向“汇芳书院”的匾额,匾额后露出个暗库,里面堆满了未被焚毁的真迹,最上面的《兰亭集序》缺了最后七个“之”字,旁边放着支笔,笔杆刻着“书圣”二字——是老秀才的。

“原来老秀才是前明的秀才。”苏小棠看着笔杆上的齿痕,“他用毕生心血守护真迹,却被王敬之利用,成了唤醒“笔魂”的祭品。”火焰中,老秀才的虚影捧着残缺的《兰亭集序》,对着苏小棠深深作揖,随后化作点点星火,融入燃烧的书页——那些被焚毁的禁书,竟在火光中显露出原本的文字,不是反清的密诏,而是历代文人关于“民为贵”的批注。

王敬之看着眼前的景象,金笔“当啷”落地。他扑向祭坛下的青铜匣,将七具翰林骸骨紧紧抱在怀里,泪水混着血滴在骸骨上:“是我错了...我不该被虚名蛊惑...”话音未落,总管太监所化的巨蛇突然扑来,蛇信子卷向袁枚,“就算真迹是假的,今天也要杀够七人!”

苏小棠将辟蛊珏抛向空中,珏光在汇芳书院上空凝成道巨大的“之”字,与《兰亭集序》的真迹笔迹完美重合。巨蛇被珏光罩住,鳞片上的奏折文字开始剥落,露出底下的蛇骨——骨头上刻着“军机处密令”,原来这所谓的“蛇妖”,根本是被药物和蛊毒改造的死士,幕后主使正是那位主张“焚书”的军机大臣。

火焰渐渐平息,祭坛上的禁书烧尽后,露出块青石板,上面刻着王羲之的真迹:“字为心画,文以载道,焚书者,焚心也。”苏小棠突然明白,老秀才所说的“墨魂”,不是害人的妖物,而是历代文人对“文脉”的执念,那些死去的书生,不过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这份执念。

王敬之抱着翰林骸骨跪在青石板前,用金笔刺破掌心,将血滴在石板上:“我愿以血补全真迹,赎我罪孽。”他的血渗入石板,那些残缺的“之”字竟渐渐填满,最后个“之”字完成的瞬间,青石板发出温润的光泽,映出无数文人的笑脸——是那些被冤杀的书生,他们的魂魄终于得到安息。

三日后,军机处那位军机大臣被革职查办,从他府中搜出的密信证实,所谓“禁书藏反清密诏”纯属捏造,目的是铲除异己、控制文坛。文渊阁重新开放,被焚毁的禁书开始由幸存的文人补抄,苏小棠在《永乐大典》的残卷里,发现了老秀才年轻时的批注:“书可焚,文脉不可断”。

离开绍兴前,苏小棠去了趟书圣楼。老秀才的案头,七盏油灯己经熄灭,砚台里的朱砂凝固成朵莲花状。新掌柜是个年轻的书生,他正在教孩童临摹《兰亭集序》,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宣纸上,“之”字的最后笔,带着淡淡的金光。

萧砚站在兰亭的石碑前,看着苏小棠将那半块龙纹玉印埋在碑下:“这玉印以后就做文脉的镇物吧。”苏小棠点点头,指尖抚过碑上的“永”字,突然发现笔画里藏着个极小的“莲”字——原来王羲之的书法里,早就藏着“莲心自清”的道理。

船离码头时,苏小棠看见书圣楼的三楼,老秀才的青衫影子正临窗挥毫,笔尖的墨汁在空中化作条墨龙,盘旋三圈后飞向天际。她知道,只要还有人坚守文脉,笔魂就永远不会成妖,那些用文字记录的公道与良知,终将像运河水样,流淌不息。

而在文渊阁的“黄”字架第七层,新添了个空格里,摆着支狼毫笔,笔杆刻着“书楼诡事了,文脉永流传”——是苏小棠写的,墨汁里掺了她的滴血,与辟蛊珏的光芒相映,在纸上凝成朵小小的白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