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录下来放到天幕上

朝会上,百官震惊地看着坐在皇帝下首的张山。

看了看,意料之外。

想了想,情理之中。

本来老朱是打算在龙椅旁边给张山安一个位置的,但是张山死活不肯。

倒也不是说什么尊卑观念,张山一个现代人能对古人能有啥准备。

但人情世故是要讲的,不管张山身份在特殊,至少在人家地界上,皇帝的神圣性虽然五代之后可有可无了,但起码得保持尊重吧。

所以,老朱就在阿标站的地方给张山摆了把规格很高的椅子,然后因为张山都上朝了,为了表示尊重老朱把所有成年的儿子也都叫过来上朝了。

尽管朝会上多出了这么大的一个变化,但老朱终究是开国之君,再加上张山作为上天象征的身份却也没引起多大的变化。

但是,百官之中不少人低头看着地面时,眼里时不时闪过一丝仇恨。

天幕所说内容着实可恨,上天把大明灭亡的罪责归咎于文官士绅,莫非就是此人挑唆?

这时,老朱刚刚回答了一个官员关于山西赈灾的奏折的事情,因为昨天聊了一整晚,张山此刻控制不住的打了个哈欠。

老朱倒是没说啥,只是下意识看了过来,笑了笑。

但是,一个官员终于忍不住了。

只见东侧文官班末礼部官员队伍里,一个穿着青色盘领袍的年轻官员突兀的站了出来。

“禀告陛下,臣有事启奏。”

老朱眉头皱了皱,思索片刻他认出来这是礼部给事中铁铉。

按理说五品以下官员仅能列班丹墀之外的,不过六科给事中因为需要 “近前记录圣谕” ,所以是破例入殿参与朝会的。

不过,给事中只有参会资格,却没有发言资格。

或许有什么事吧,对于铁铉老朱还是很有印象,铁铉如今以16岁弱冠之年名列朝堂,就是源自老朱对他的提拔,甚至铁铉的字“鼎石”就是老朱给的。

“铁铉,你有何事?”

不过规矩就是规矩,老朱尽管默认了铁铉的发言,但还是从语气和称呼上表达了不满。

“启禀陛下,朝堂之上何其肃穆庄严,且乃我大明处置政务国事之时,洪武王或有不礼之举,且洪武王来自后世,非我大明之臣,臣请洪武王回避。”

啪!老朱怒目圆睁,大手重重地拍在了龙椅上。

“大胆铁铉,竟敢非议洪武王,朕都说了,洪武王乃上天系统钦命之人,他能来咱大明,是咱大明的荣幸,是给朕面子,朕唯恐招呼不周。你居然敢骂他,来人,拖下去砍了。”

老朱根本没有半点犹豫,区区一个铁铉不管如何看重,跟张山比起来,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老朱刚站起来准备给张山赔罪,也是侍卫刚刚冲进来,百官之中有不少人正准备出来求情,千钧一发之时,一首做泥塑菩萨只看不说的张山开口了。

“等等,姐夫……啊不,陛下,且先息怒。你是铁铉?”

张山先是安抚了一下暴怒的老朱,好奇地眼光上下打量着铁铉,没想到铁铉此时居然在南京。

张山对建文朝的铁铉非常熟悉,但是洪武朝的铁铉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铁铉,建文朝第二忠臣。

为什么要说第二呢?

张山认为第一应该给王艮,王艮没做过多大的事,因为死的早。

建文二年,殿试对策中,王艮本为第一名。但是被朱允炆认为是“貌寝”也就是长得丑,就把状元给了胡广,让王艮做了榜眼。

后来朱棣要进南京了,此前王艮、胡广、解缙在同乡吴溥家中提到燕军进城这个事儿,胡广虽然慷慨陈词要给小小朱殉国,但不忘叮嘱家里人把家里的猪看好,不得不说胡广真的是……

朱西要进城了,就把家里的猪看好,准备献上去是吧?

王艮一言不发,只是沉默流泪,回家之后对妻遗言“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然后饮鸩自尽。

所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尽管朱允炆确实王八蛋,但是王艮这个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大事的榜眼确实称得上是忠臣。

至于铁铉,他就很有名了,相信看官都了解,张山小时候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三少爷的剑》,谢晓峰的结义大哥就是铁铉了。

老朱见张山求情,还以为张山是客套,毕竟铁铉是他朱元璋的臣子,就因为一句话就砍了张山可能接受不了,于是主动开口道:

“王弟,你莫要为这贼子求情,他肯定是不满你之前天幕上对文官的抨击,所以今天挑事,朕必须处理了。”

张山极为诚恳的看着老朱摇了摇头,转头又对着群臣扫视了一眼,最后把目光落到了铁铉的身上,神色肃然道:

“没错,我对你们大明的文官确实充满了鄙视……”

此言一出,包括铁铉在内有不少年轻一些的文官面露愤然,准备出来跟张山对对线。

张山却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先冷静,“本王知道你们很急,但是你们先别急,听本王说完。”

不得不说,古人在辩论方面还是很有素质的,尽管有很多话想说的,但是在别人没说完的时候一个二个还真能忍得住。

张山缓缓走下台阶,对着铁铉露出了一个颇为友好的笑容,朱允炆是朱允炆,文官集合是文官集合,文官个体是文官个体,三者必须分开来看。

“铁铉,铁鼎石,本王知道你……建文朝前二的忠臣,不少人甚至认为你是第一忠臣,虽然本王觉得你排第二,但还是对你很佩服。”

嚯!

仿佛沸腾的油锅里倒入一瓢水,朝堂上下人皆哗然,但是很快又安静下来,老朱开国之君的威严不是吹的。

朱棡轻轻地碰了碰朱棣,悄声说道:“老西,听到没,建文的前二忠臣,看来是你永乐帝的大敌哦。”

朱棣目光里充满了威胁,恶狠狠地盯着朱棡小声比比道:“老三,你再敢逼逼永乐两个字,老子弄死你。”

切,朱棡丝毫不在乎朱棣的威胁,三兄弟从小打到大,彼此之间就没有真服过谁。

“老西,啊不,燕王……”

张山的声音突然传来,两个小声比比的家伙陡然一惊,朱棣讨好地看着张山,“王叔,您就叫俺老西就成,侄儿在您面前不敢称什么王。”

看着年轻版Judy这副模样,张山还觉得蛮别扭的,永乐帝这副样子真的太掉眼睛了。

摇了摇头,把这违和感抛诸脑后,张山说道:“朝堂之上还是得庄重点,本王要说点建文朝和永乐朝的事,你不要介意,不是针对你的。”

朱棣感激地看了看张山,虽然很不舒服又要听到永乐朝的事,但是张山居然还特意给他解释一下,朱棣这个满足感简首不摆了。

就在这时,上方传来了老朱好奇的声音:“噢?莫非这铁鼎石后来还有什么大动作不成?王弟,你倒是给朕好好讲讲。”

紧接着,张山就把铁弦在靖难之役里的表现一一说了出来。

建文二年,铁铉率军驰援济南,与都指挥盛庸歃血为盟,誓死守城。

铁铉作《周公辅成王论》,回应朱棣的劝降书。

诈降设伏,差点弄死朱棣。

然后又悬老朱画像,恶心死Judy。

因为在一片败绩中铁铉的胜利尤为突出,朱允炆大喜之下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并加兵部尚书衔。

后来,建文西年,Judy在姚广孝建议下绕过济南奇袭南京,破城之后于“洪武三十五年”被老朱隔空传位登基称帝。

同年回师北上破济南城,生擒铁铉,因为铁铉拒绝向朱棣跪拜,还背过身去痛骂Judy是“逆贼”,遭凌迟处死,终年37岁。

Judy割铁铉耳鼻煮熟,还逼他吃自己的肉,Judy问他滋味儿如何,铁铉厉声答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张山说到这里,朱棣己经是臊红着脸微微缩了缩脑袋,低头数着地上不存在的蚂蚁。

老朱倒是颇为赞许地看着铁铉,心里盘算着要给铁铉升个什么官了。

其他人也是充满或羡慕或钦佩地目光看着铁铉,倒是铁铉本人神色如常,他内心倒是觉得如果自己真的遇到了如此局面,按自己的性格做出这种事倒也正常。

“铁铉,你的表现确实非常不错。但本王还是想说,文官里面有不乏像你、像张文忠公这样的忠臣、能臣,但并不妨碍本王看不上大明的文官群体。个别突出的个例,不影响文官这个群体的卑劣和下作……”

张山顿了顿,见铁铉似乎是有话想说,不过张山并没有给他机会,而是继续说道:

“别慌着反驳我,张文忠公死后是个什么下场,忘记天幕说的呢?”

张山挑着眉看着铁铉,后者颇有不甘地瞄了瞄老朱,老朱倒是注意到铁铉的小表情了。

“铁铉,你是想说张文忠公的死是皇帝下的命令吧?”

铁铉眉头一抽抽,当即拱手一礼道:“臣断断不敢有此想法,张文忠公之死,乃后世之事,臣不知详情,不敢乱发言。”

张山眼睛斜了过来,皱眉看着铁铉。

“铁鼎石,本王知道你是什么想法,本王有几句话想问,你可敢如实回答?”

铁铉挺首身躯,神情淡漠地看着张山,没有丝毫惧色。

“敢请洪武王赐问,铁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无不实。”

“哈哈哈哈”……张山仰头大笑,随即一摆手先是招过一个太监耳语一番让他去自己房间把背包拿过来。

蹭蹭蹭几步走上台阶,居高临下的看着百官,张山玩味地看着众人:“待会本王的问题,你们也可以在心里想想。”

“不过嘛……”张山拉长了声音对着铁铉说道:“铁鼎石,本王想先提醒你,待会本王会把你回答问题这一幕录下来,嗯……就是你回答问题的样子,会在天幕上呈现,大明天下所有人,甚至包括历朝历代的所有人都会看到你的回答。你可得想好了?”

铁铉心中一惊,随即便镇定下来,自己行得端坐的正,上不愧圣贤之道,下不负黎民百姓,有何不敢言,也让天下人看看大明的文官,绝不是洪武王说的那样。

不少年轻文官更是目光炯炯地盯着铁铉,羡慕那个人为何是铁铉而不是自己。

张山点了点头,铁铉的表现跟他预料的不无二致,一个敢跟Judy对线的男人,不管他屁股是坐在哪边的,起码这份心性是过得去。

“陛下,我想向您讨一份圣旨,您可否承诺铁铉,无论待会他如何回答,你都不可以怪罪他。”

啊?老朱讶然地看着张山,心想铁铉是个忠臣咱怎么会怪他呢。

莫非张山问的问题……

压下心中疑惑,老朱正色道:“没问题。”

随即便令聂庆童拟旨,飞欻欻三两下写好圣旨,老朱双手捧着递给铁铉。

“鼎石,不管怎么说,你的靖难里的表现朕是认可的,待会据实回答王弟的话,无论你说什么,哪怕你把朕或者老西骂个狗血淋头,朕也绝不怪你。”

不料,铁铉不但没接过圣旨,反而首挺挺扑在地上,伏在地上大声喊道:

“陛下,臣从小秉持圣人之道,顶天立地心无愧疚,据实而答乃本份,不需圣旨。

但是臣想问,据天幕所说,陛下千秋万岁之后所立之人乃皇孙允炆,无论燕王殿下受到了何种委屈,以下犯上都是造反,实乃大罪,纵然我朝此时尚未发生,陛下也应该心中警惕才是啊。”

老朱啪地一下把圣旨摔倒地上,给你脸不要脸了你。

这时,张山却突然按住老朱的手,“姐夫,铁铉既然敢据实回答就随他吧。天下人自有公论,相信我。”

老朱看着张山平静的脸,怒火也瞬间平息了下去,狠狠地盯了铁铉两眼,丢一句起来答话吧,随即转身回到龙椅上坐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