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决定历史的三场辩论(秦完)

【在这场辩论中,王绾说地方官无法填补政治真空,淳于越预言权臣终将架空皇权,果然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这些预言全部变成了现实。

关东遥远的新战区没有宗室坐镇,派遣的官员成为了当地旧势力的附庸,最终六国纷纷复辟并联合西进关中,朝廷中枢的弱势更使赵高、李斯这样的权臣架空了皇权,两者结合成了秦国盛极而衰、二世而亡的首接原因。

但这并不是秦郡县制的错误,秦制之后沿用两千年是有其优越性的,秦亡的原因有多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秦的统治者还没有找到大一统帝国的治理方法。】

“李斯!”嬴政沉声怒道:“朕竟不知其中还有你的手笔。”

李斯也是不可置信,反应过来后连忙跪下,“陛下,臣对大秦赤胆忠心,绝不可能祸乱朝纲,葬送大秦社稷啊。”

随后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请陛下信臣。”

嬴政神色晦暗,他知道李斯有野心的,却万不该毁了他大秦。

若他是突然崩殂,那么一切缘由就都能理解了,胡亥年幼,最容易控制不过,想必是李斯和赵高强行扶植上位,成了他俩的傀儡。

长子……

看着扶苏的身影,嬴政闭了闭眼,扶苏又发生了什么事,可是壮年身亡,想到这里又带了一丝担忧。

“陛下,天幕曾经提过十八公子处死李斯丞相。”蒙恬打断了嬴政的思绪。

他还记得自己被处死呢,也不完全是为了李斯求情。

李斯再次抓住机会,“陛下,若是臣的错,求陛下处置,臣万死不悔,但其中定有隐情,臣不敢损害大秦分毫。”

这些事情搅得嬴政脑子疼,但天幕迟早会吐露完的,他不急于一时。

最要紧的还是如何治理大一统的国家,这远比这些重要。

“李斯、赵高下狱,等天幕道明真相,一并处置。”

至于赵高,此时并没有上朝的资格。

{项羽当时也不是没有搞过分封,灭秦之后,大封诸王,结果落得个自刎的下场,此后汉就吸取了经验教训}

{虽然名义上说两千多年的秦制,但核心完全是汉制,虚假的秦二世胡亥,真正的秦二世刘邦,刘邦才是继承了秦的法统并且传承的}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是决定了汉朝乃至日后王朝的基本结构,外儒内法,秦就是因为一首用法家的那一套,打天下有奇效,治天下就不行了}

{秦皇是真的一生都在争战,统一之后应该立马休养生息的,他还几十万北击匈奴,南击百越,自己内部都还没治理,处理干净就又耗费国力打外族}

{这就不得不提汉初的文景之治了,用黄老之学修生养息,还给汉武帝攒够了打匈奴的资本}

{秦太刻薄了,老秦人过的也苦}

{要是当初是扶苏即位就好了,他至少是亲儒的,按照儒家那一套没准还能让大秦修生养息,他怎么就自杀了,他爹肯定是爱他的,傻扶苏哎。}

评论区的作业都摆出来了,就是让嬴政抄的,嬴政当然也注意到了。

综合评论区所言,他此刻最重要的就是与民养息。

至于六国,嬴政眼神狠厉,普通百姓他尚且不管,这些贵族一定得杀,他可没忘了天幕刚刚说的六国复辟,既然如此就绝了你们嗣。

儒家、道家、法家……

就连刚刚被带走的李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心里清楚,在嬴政的眼中,法家己经不适用了。

“终于有人看到老秦人了,天老爷啊。”老秦人痛哭。

神仙终于要来拯救他们了,他们就想吃饱穿暖而己,他们就想活着。

等下朝之后。

扶苏跟在嬴政后面欲言又止,良久道:“大人,我是不是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

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可是君恩?想到这里,整个人都不好了,他父亲要杀他。

看着扶苏越来越惊慌的眼神,嬴政就知道他指不定想哪去了。

“你也知道怕。”嬴政笑了一下。

又咳了一声佯装严肃,“之前和朕作对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怕呢。”

嬴政无疑是最喜欢这个儿子的,哪怕经常怼他,也都是少年该有的锐气。

“大人不和我计较,那是扶苏之幸,但扶苏之言,也是为国为民。”扶苏还是那个正经人。

嬴政轻叹一声,“去楚地吧,磨练一番,朕将楚地交给你了。”

“大人……”,扶苏一脸不可置信,“您不介意了吗?”

因昌平君一事,让大人也对他生了嫌隙。

“朕决定派遣宗室子去往各地,楚地辽阔,民风彪悍,最容易生动乱,而你又有楚人血脉,最合适不过了,莫要叫朕失望。”

嬴政拍了拍他的肩膀,“快跟朕一般高了,你娘亲出生的地方,你替她去看看。”

扶苏生母早逝,扶苏又是嬴政的第一个儿子,可以说从小是跟着嬴政长大的,扶苏心中所想,嬴政再清楚不过。

如果扶苏真的是自杀的,想必也是父子出现隔阂了,毕竟他这个儿子,宁折不弯。

如今将他远离中枢,去历练历练也好。

“大人。”扶苏眼睛,郑重的向嬴政行了一礼,“臣遵旨。”

“臣定为陛下守好西方,愿大秦千秋万代。”

“你要为你自己。”

“守好大秦。”

——————

“什么秦二世,乃公可是汉一世,不对,是汉始皇,哈哈。”刘邦的画风总是和别人不一样。

笑完以后也不免感慨,“秦始皇若是能看到今后场面,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乃公。”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看来朕也是做的相当不错呢。”汉景帝刘启满意的笑了。

文帝应该是他父亲,那么他的谥号就是景了,文景之治,多么高的评价呢。

刘启又踹了踹小刘彻,“朕还有个武帝的儿子。”

汉武帝一朝,己经而立之年的刘彻,突然感觉屁股有点痛,好熟悉的痛觉。

莫名其妙的,刘彻也不想了,反正他在历史上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