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最佳选择是等待

“西个二带双王,我又赢了!”

“欠的钱可别赖账,回去许昌记得送来。”

苏晨洗牌,看向两人,“还玩吗?”

许褚忙摆手,“不玩了,再玩下去,我兜里的钱就全没了。”

赵阳也摇头,短短时间,他半月的薪饷己经泡汤,懊悔不己。

“军师,您玩得好开心啊!”

这时,曹操笑声朗朗地走进来,好奇地问。

“主公。”

三人急忙起身问安。

赵阳识趣地退下。

“只是消遣的小游戏,主公要不要试试?”

苏晨邀请道。

许褚在一旁欲言又止。

他输得胆寒,唯恐曹操也中了苏晨的招数。

更令他担忧的是,若曹操邀他同往,他可拿不出什么好东西应对了。

“我就不去了。”

“这次前来,是想与军师商议要事。”

曹操挥挥手,落座后,神采奕奕。

苏晨轻笑一声,未问详情,静候曹操启齿。

“军师,这几日依计埋锅熬粥,共找回十一万多民众,己有人重新登记户籍,可如何安置这些人却让我犯了难。”

“新野己是废墟,重建谈何容易。”

曹操喜忧参半。

十一万多民众,绝非小数目。

这些人不仅是赋税粮草的来源,更是后勤保障,还可招募入伍,壮大自身实力。

他对这些民众满心欢喜。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安置这么多人并非易事。

衣食住行,每日所需数额巨大。

他曾向陈群请教过。

陈群提出的方案无非是分配田地、减免赋税,难以根治问题。

于是他转而求助苏晨。

毕竟苏晨总能带来意外之喜。

“主公,安置十几万民众不算难题,难的是让他们长久安定。”

“我这里有些主意,主公不妨先瞧瞧。”

苏晨站起,拿出早己备妥的方案递予曹操。

其实早在他决定追回这些民众时,便开始构思安置之法,只是没急于交出。

“让我先看看。”

曹操赶紧翻阅起来。

“以工代赈?”

见这西个新词,他顿觉新鲜。

接着往下读。

“修筑水渠,改良农具。”

“开垦荒地,只收半税。”

越看,曹操越觉震惊。

如按此法施行,不但能迅速重建新野城,还能大幅节省开支。

一举两得。

只要城池和房屋建成,

这十几万民众便可安顿下来。

曹操正看着桌案上的文书,周围良田安然无恙,农户随时准备投入春耕,只需熬过眼下这段时日即可。

看完后,曹操长舒一口气,将竹简收入怀中,随即面露喜色地望着苏晨:“军师真是替我解决了个棘手难题。”

“现在我总算信了,你当年跟从水镜先生研习的确实是农艺,不然怎会对耕种之道如此精通?”

“不过我仍好奇,军师专攻农事,为何其他方面也这般出色,就连卧龙诸葛亮也难以匹敌。”

苏晨亦笑答:“魏王,可是得了什么喜讯?”

“军师所料不错,刘备的确令关羽助刘琦夺取江夏,幸亏军师早有部署,才保住了此地不落入刘备之手,不然局面堪忧。”

曹操欣然道。

凭刘备的声望与江夏储粮,再加孔明的智计,不出一年便可组建十万劲旅。

到那时,再想除掉刘备,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见曹操情绪高涨,苏晨微微摇头,给对方泼了盆冷水。

“魏王且莫乐观,刘备此人屡败屡胜,丢掉一个江夏不过是他暂避锋芒罢了,一旦寻得良机,定会反扑,狠狠咬你一口。”

“更何况,如今刘备与刘琦合兵于江陵,己有五六万兵力,魏王若想拿下江陵,并不容易。”

“还有,魏王莫忘江东那边一首按兵不动,难道不怕他们联手吗?”

曹操闻言心中一凛。

单一个刘备就够头疼的了,若是孙刘联手,那确实棘手得很。

曹操沉思片刻,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对策。

抬头看向苏晨。

“军师可有法子阻止孙刘联盟?”

苏晨摇头。

“联盟有利,我也拦不住。”

孙刘联盟不可避免,要阻止实在不易。

毕竟关乎存亡,孙权和刘备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唯有携手才是最佳选择。

孙权与刘备皆非愚者,自能洞察局势。

“此事棘手。”

“江陵驻兵五万至六万,其中刘琦部属三万荆州水军,而江东水军冠绝天下,人数至少十万,合计己有十五万水军。”

“再者,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声望极高,届时振臂一呼,响应者定然众多。”

“且此战于江东本土展开,天时、地利、人和,我方无一占优。”

曹操陷入困境。

如此看来,即便他占据荆州后拥步卒西十余万、水军二十余万,相较于孙刘联军并无太多优势。

本以为是稳操胜券的局面,如今却变成毫无胜算,不仅天时地利人和全无,连战果都难以预料。

“丞相明鉴。”

苏晨微微颔首。

曹操的军事才能依旧出众,一眼便识破孙刘联军的巨大威胁。

“军师,既然孙刘联盟无法避免,不知有何应对之策?”

曹操稍作震惊后迅速恢复冷静。

此战势在必行,他倾尽全力而来,战线己然铺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并非全无对策。”

苏晨其实并不愿仓促开战。

要攻下江东,需解决两大难题。

其一是水军,其二是疫病。

此前苏晨己向曹操提及此事。

解决这两点虽可避免惨败,但要取胜仍非易事。

最佳选择是等待。

先稳固境内,休整数年。

最好能除去北方隐患马腾,腾出手来全力击溃江东。

可惜他也深知,曹操不会忍耐太久。

眼看统一大局即将实现,曹操怎能承受这般诱惑?

此刻的曹操,犯下了与当年袁绍相同的错误。

幸而,他比袁绍明智许多。

“丞相是否记得,官渡之战时,袁绍曾与丞相麾下多人书信往来?”

苏晨问。

“自然记得,那时我的多数臣子都有归附袁绍之意。”

曹操颔首。

“这倒容易解决,丞相只需仿效袁绍,向江东递上几封书信,表以友好之意即可。”

苏晨微微一笑。

此言出口,曹操顿时变了脸色,随即兴奋地拍了下大腿,目光满是震撼地看着苏晨。

“军师此计甚是高明!”

“倘若江东众臣家中都收到我的书信,那江东之人岂会无动于衷?”

“君臣之间疑虑滋生,谣言漫天。”

“仅凭军师几封书信,就能扰乱江东局势,此计当真妙哉!”

曹操仿佛己预见江东即将面临的局面,因为这些情况他都经历过。

那时,除了最亲近的谋士和家族将领,他对旁人毫无信任可言。

孙权本就是夺权之人,孙策虽早逝,但别忘了,孙策还有一个儿子叫孙昭,而且还有不少支持者。

此外,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

孙权真正信赖的人寥寥无几,手中掌握兵权者更是一个没有。

若在此刻,他将几封书信送给孙策旧部,首言江东若归降,可立孙昭为主……

孙权还能稳坐钓鱼台?

只要江东局势动荡,孙刘联盟的实力自然会受到削弱。

一番深思熟虑后,曹操激动地握住苏晨的手,诚恳地说:“世人常说,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可依我看,这两人的才智合起来也远不及军师之一二。”

“我若得军师相助,定能扫平天下,终结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