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一声叹息,说道:
……
“我听说,鲁子敬祖辈经商,本是商贾出身。”
“周都督与他相交,也不过是他当年资助你粮草,以利益结缘。”
“如今谁能担保,刘备不会以厚利诱惑他反戈一击呢?”
“商人本就重利忘义,这才是他们的本性。”
朱治出身名门,话语间自然流露出对商人的轻蔑。
周瑜心中一震,陷入沉思。
朱治这番看似有理有据的话,让他一时哑口无言。
鲁肃出身商贾,确是弱点。
眼下情势,鲁肃嫌疑最大。
“若真是他出卖了我,我绝不会饶恕他!”
孙策紧握双拳,咬牙切齿。
正在此时。
潘璋进屋,呈上一封书信。
“主公,有信使自夏口来,带来刘备亲笔信。”
刘备的信?
堂中三人微微一颤,目光齐齐落在那卷帛书上。
刚大胜一场,立刻送来亲笔信。
刘备意欲何为?
莫非是要炫耀军功,羞辱他们不成?
孙策轻蔑地挥手,让潘璋当众宣读。
潘璋拆开信件,当场诵读起来。
孙策原本轻视的神情逐渐扭曲,眼眶血丝密布。
周瑜与朱治互望一眼,同样面露惊讶。
此信函中,备竟提议以五千江东俘虏交换子敬家属!
这五千俘虏,备竟愿用于换几个老弱妇孺?
再说,备为何要主动索回子敬家属?
唯一可能解释,便是子敬己归顺备!
主公,那鲁子敬定己投敌。
他不过是主公手下一名从事,备竟肯用五千兵卒换回他的家眷,足见备对他重视。
我想,多半是因为子敬立下大功,让备不得不如此。
那鲁肃,他又怎能在备面前立下什么大功?
朱治严厉质问。
何谓大功?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泄密周瑜之计,助备反守为攻,大获全胜的大功!
好你个鲁肃!
我孙策待你不薄,你竟敢背弃于我,投向那大耳贼!
若我不亲手杀了你,誓不为人!
孙策怒不可遏,情绪失控。
显而易见,他对鲁肃私通备之事深信不疑。
瑜面上也显失望,摇头叹息:
鲁子敬啊鲁子敬,我视你为知己,不料你竟出卖我,出卖主公!
厅内。
江东君臣几人,对鲁肃怒骂一片,充满失望。
主公,备这书信该如何回复?
潘璋战战兢兢地问。
一提此事,更激怒了孙策。
鲁肃,你这忘恩负义的小人,还想取回你的家属?
传我命令,即刻逮捕鲁肃家属,全部处决!
我要灭他满门!
孙策暴躁本性显现,一怒之下就要动手。
朱治大惊,没想到孙策反应如此激烈。
他原只想揭露鲁肃叛变,却没想到会危及子敬一家。
毕竟罪不及无辜。
不料他忘了孙策嗜杀成性,一怒之下竟要大开杀戒。
朱治欲劝,却知这位年轻主公此刻正怒不可遏,进言只会自讨没趣。
他只能把目光投向周瑜,试图让周瑜开口帮忙说话。
周瑜沉思许久,反复权衡后,终究只是长叹一声。
他明白,仅凭刘备的一封信,就判定鲁肃背叛了他并投靠刘备,确实有些过于武断。
然而,他己经别无选择。
这一仗的失败,必须有人承担责任。
否则,战败的罪责将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江东那些对他心存不满的将领必定群起而攻之,连孙策也会对他失去信任。
这是他绝不能承受的结果。
既然鲁肃有通敌嫌疑,那就让他承担这个责任吧。
“我不能放弃兵权,我还得忍辱负重,向那大耳贼和邓幕报仇雪恨!”
“只要能洗清我的耻辱,其他一切都可舍弃——”
周瑜摸了摸脸上的疤痕,眼神中闪过冷酷坚定的光芒。
……
夏口。
一万多名精锐步骑兵己经集结完毕,准备北上宛城。
府堂之中。
刘备在出发前设宴款待了鲁肃。
“子敬,我己经写信给孙策,用五千投降的士兵换回你的家人。”
“不用几天,你就能与家人团聚了。”
刘备笑着告诉鲁肃这个消息。
鲁肃身体猛地一震,原本愁云满面的脸庞立刻被惊喜取代。
他当然明白,刘备设宴是为了礼贤下士,想招降他。
不管是出于忠义,还是考虑家人的安危,鲁肃一首在思考如何礼貌地拒绝刘备的好意。
谁也没想到,刘备突然抛出了这样一个大消息。
你鲁肃虽然略有声望,但远远不及荀彧那样闻名遐迩的国士!
这刘玄德仅仅掌控一州之地,竟然愿意用五千降卒来交换你这样的人?
鲁肃实在难以置信,刘备竟然会如此看重他!
“我有何德何能,能得到刘使君如此厚待,我真的……”
鲁肃的声音变得沙哑,此刻激动万分,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刘备的这份恩情。
刘备却神情真诚,严肃地说道:
“子御称颂子敬具备王者之才,实为当世俊杰,定能助我稳固汉室根基。”
“若有子御鼎力相助,区区五千降兵又算得了什么!”
鲁肃心中一震,满是疑惑地望向邓幕。
他难以理解,自己从未与这位传闻中的邓军师谋面,对方为何对他如此看好,竟向刘备竭力推荐。
“子敬,我依旧坚持先前的话,如今之势,不仅是君择臣,更是臣择君。”
“相较孙策,主公无疑是更明智的领袖,显而易见。”
“你追随孙策,至多不过是辅助一名割据一方的乱臣贼子。”
“若是辅佐主公,却可助其振兴汉室,名载史册,流芳千古。”
“前途如何,全由你自己决定。”
邓幕再次诚挚劝诫。
这一回,他抛出了“复兴汉室”
这张王牌。
对于鲁肃这类志存高远且不缺资源的人来说,“复兴汉室”
,青史留名,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不然,曹操也不会凭借天子的大义之旗,短时间内吸引众多英雄豪杰投靠。
归根结底,这些人并非冲着你曹操而来,而是为了匡扶汉室的理想。
邓幕的话语在鲁肃心中激起波澜,令他瞬间热血沸腾。
“刘使君……”
鲁肃暗暗攥紧拳头,情绪激动,心理防线即将崩溃。
恰在此刻。
陈到神情严肃,步入厅堂。
“禀报主公,柴桑传来消息。”
刘备双眸一亮,急切问道:“可是孙策同意了?他何时送回子敬的家眷?”
陈到长叹一声。
“回禀主公,孙策拒绝了交换条件。”
“他认为是鲁子敬私下勾结主公,泄露了周瑜的火攻之计,致使他惨败。”
“孙策勃然大怒,竟下令屠戮鲁子敬全家!”
大堂内似有惊雷炸响。
众人无不震惊,就连邓幕也不禁露出意外之色。
“孙策——”
鲁肃悲愤交加,扑伏于案几,瞬时涕泪横流。
刘备神情惊骇,愤怒地喝道:
“孙策难道疯了?即便他不愿交换,何至于这般冷酷无情,将子敬家眷置于死地?”
孙策的行为完全超出了老刘的认知范畴。
历史上,即便黄权投降魏国后,孙策依然善待他的家人。对于那些有意或被迫离开的人,老刘也几乎从未牵连他们的家属。
他实在想不明白,鲁肃尚未归降自己,孙策为何就先屠了他的全家。
哪怕是五千降兵也不要,只是单纯为了泄愤?
“夏口一役,伤亡惨重。”
“这场惨败需要一个替罪羊,鲁子敬便是孙策与周瑜选定的替罪羊,用来保全二人名声。”
“更何况那孙策本性残暴嗜杀,他一时冲动做出这种事,也并非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