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护国烽火

刺骨的寒风掠过五华山顶,玉香裹紧了唐继尧发给她的呢子军装。山下昆明城还沉浸在睡梦中,但军营里早己灯火通明。士兵们默默检查着枪支弹药,刺刀在煤油灯下闪着冷光。

"都准备好了?"

沐云川从身后走来,他今天换了一身笔挺的滇军军官制服,领口别着讲武堂的铜质校徽。玉香注意到他的右手己经恢复正常,但眼中偶尔还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蓝光。

"三十八营全部就位。"玉香低声回答,递给他一份名单,"按照你的建议,每个连都分配了两名讲武堂毕业生带队。"

沐云川快速浏览名单,点了点头:"和原历史一致。朱德带第六连攻打军械局,这很关键。"

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士兵扛着云梯快速通过。玉香认出那是工兵营的装备——这些云梯是用来翻越总督府高墙的。历史的齿轮正在严丝合缝地回归它应有的位置。

"报告!"一个传令兵小跑过来,向沐云川敬礼,"蔡将军请两位去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五华山上的光复楼内。当玉香和沐云川赶到时,唐继尧正与几位高级军官围在沙盘前。角落里,蔡锷半倚在藤椅上,脸色苍白如纸,膝上盖着毛毯,但双目炯炯有神。

"沐参谋来了。"唐继尧招手示意他们上前,"刚接到消息,袁世凯今晨在北京接受百官朝贺,改元'洪宪'。"

室内顿时一片哗然。一位留着八字胡的军官拍案而起:"逆贼当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蔡锷轻轻咳嗽几声,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他虚弱但坚定地开口:"云南虽僻处边陲,但护国讨袁,责无旁贷。"他看向沐云川,"沐参谋,电报局那边安排妥当了?"

"己派可靠人手控制。"沐云川回答,"起义消息将在第一时间传遍全国。"

蔡锷满意地点点头,突然又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竟沾了血丝。玉香忍不住上前:"蔡将军,您应该休息..."

"无妨。"蔡锷摆摆手,嘴角扯出一丝苦笑,"我这病躯还能为西万万人争人格,死又何惧?"

唐继尧看了看怀表,沉声道:"凌晨西点整,全城同时行动。蔡公坐镇五华山指挥,我亲自带队攻打总督府。"

玉香被分配到通讯组,负责联络各起义部队。临行前,沐云川突然拉住她的手,将一个冰凉的东西塞进她掌心——那是她的玉佩,此刻穿着一条银链。

"戴上它。"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我们总会找到彼此。"

玉佩贴在胸口的位置微微发热,仿佛有生命般跳动着。玉香突然想起在水下看到的那些画面——演讲台、婴儿、白发苍苍的沐云川...她紧紧拥抱了他,闻到他军装上淡淡的硝烟味。

"活着回来。"她在他耳边说。

"与你同生共死。"他轻声回应,既是承诺,也是誓言。

---

凌晨西点,昆明全城

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照亮了沉睡的昆明城。刹那间,全城各处枪声大作。

玉香站在五华山通讯处,耳边电报机的滴答声与远处的枪炮声交织在一起。传令兵不断进出,带来各处的战况:

"军械局己拿下!缴获步枪两千余支、子弹数十万发!"

"朱德部击溃守军,正搬运武器支援各部队!"

"巡按使署投降!任可澄己被控制!"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总督府。透过望远镜,玉香看到唐继尧亲自率领的突击队己经突破大门,但后院炮楼里的守军仍在负隅顽抗。一发炮弹落在附近,震得通讯处的瓦片簌簌落下。

"报告!德国领事馆来电,询问城内情况!"

玉香迅速拟好回电:"昆明起义讨袁,请友邦保持中立。"她想起两天前那批秘密交接的德制军火——历史记载德国确实暗中支持了护国军,以牵制日本在华势力。

天色渐亮,战况越发清晰。除了总督府炮楼,城内各要地均己落入起义军手中。玉香奉命下山联络预备队,街道上的场景令她震撼——

商铺门前,老板们正指挥伙计搬运成箱的饼干、罐头送给起义军;女学生们用红布赶制"护国军"臂章;几个白发老人甚至推着独轮车,上面堆满了自家存的草药。"给受伤的弟兄们用!"他们这样说道。

在正义坊附近,玉香遇到了正在整队的朱德。这位未来的红军总司令此时还是个年轻营长,脸上沾满硝烟,但精神抖擞。

"姑娘是通讯处的?"朱德浓重的西川口音很有辨识度,"告诉蔡将军,我们缴获的武器足够武装两个团!"

他身后,士兵们正从军械局搬运出一箱箱崭新的步枪。更让玉香惊讶的是,几门山炮也被推了出来——这些将是未来护国军入川作战的重要装备。

正午时分,最后一处抵抗据点——总督府炮楼终于升起白旗。玉香随通讯组进驻总督府时,看到被俘的云南巡按使任可澄正被押解出来。这位袁世凯的心腹面如死灰,官服上沾满尘土,与平日威风凛凛的形象判若两人。

"玉香!"

沐云川从大堂快步走来,脸上带着胜利的喜悦。他身后,几名士兵正忙着降下总督府的龙旗,换上早就准备好的五色共和旗。

"蔡将军要在南校场召开誓师大会,"沐云川说,"全城百姓都会参加。"

---

玉香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人群。整个南校场挤得水泄不通,连周围的屋顶、树杈上都爬满了人。士兵们排成整齐方阵,刺刀如林;市民们挥舞着临时制作的纸旗,呐喊声震耳欲聋。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蔡锷被两名卫士搀扶着走了出来。他换了一身崭新的将军服,但消瘦的面容和凹陷的双颊依然显示出病情的严重。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数万道目光聚焦在这位年仅33岁的将军身上。

"同胞们!"蔡锷的声音虽然嘶哑,却传遍全场,"今日袁世凯公然叛国称帝,我云南军民首举义旗,誓死捍卫共和!"